知光坊特稿 2024时光年度大( dà)赏,关注中国电影的脉搏( bó)跳动。过去的一年,中国电( diàn)影充满了惊喜,也留下了( le)遗憾,电影人们在银幕上( shàng)继续书写故事,继续探索( suǒ)和记录这个时代的声音( yīn)。回望这令人感慨的一年( nián),我们更想从不同创作者( zhě)的创作经验里,发现中国( guó)电影的时代轨迹。
中国导( dǎo)演在进入“第六代”之后,就( jiù)不再以代际划分,但是我( wǒ)们依然习惯将拥抱类型( xíng)化和个性创作的同时代( dài)导演们看做一个集体。

宁( níng)浩、徐峥、管虎、陆川、高群书( shū)、乌尔善……在过去20年,这一批( pī)导演见证和参与了中国( guó)电影,尤其是商业类型电( diàn)影的高速发展。

2004年,中国内( nèi)地电影票房是15亿人民币( bì),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20年( nián)里不断翻番,年轻且极具( jù)创作力的导演迅速成长( zhǎng)为票房和市场的支柱。
整( zhěng)个2024年,只有7部国产电影票( piào)房超过10亿,这个数量不仅( jǐn)远低于2023年的12部,比起疫情( qíng)三年(20年6部,21年9部,22年6部)也不( bù)太能拿得出手。

当然更值( zhí)得关注的是,在这份票房( fáng)成绩单上,除了雷打不动( dòng)的麻花喜剧和《熊出没》,还( hái)有“老导演”张艺谋和陈凯( kǎi)歌,有“跨界导演”贾玲和韩( hán)寒,有“新导演”柯汶利,偏偏( piān)少了受人期待的“中坚力( lì)量”们。
在2024年——这个中国电影( yǐng)市场亟需恢复的时候——他( tā)们似乎并没有交出令人( rén)满意的答卷。是观众对期( qī)待太高?还是新的环境对( duì)于他们提出的更新挑战( zhàn)?钱钟书说过,早熟的代价( jià)是早衰。在今天我们面对( duì)2024年的电影榜单,却似乎看( kàn)到同一批人面对更大的( de)市场却无力可施。
所以,中( zhōng)国导演的中坚一代,到底( dǐ)怎么了?
淡出的宁浩与迷( mí)惘的徐峥
2023年11月,宁浩导演( yǎn)、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 shēng)》第二次改档,宣布定档2024年( nián)2月10日大年初一上映,正式( shì)加入了春节档的战场。
宁( níng)浩+刘德华+讽刺演艺圈现( xiàn)状+喜剧题材,尽管纸面上( shàng)的战力看似相当不错,但( dàn)是在上映6天之后,《红毯先( xiān)生》官宣撤出春节档,相当( dāng)潦草地结束了这次亮相( xiāng)。

这样的结局对于宁浩来( lái)说似乎并不算一场“意外( wài)”,早在1月现身董宇辉直播( bō)间宣传的时候,一个小时( shí)卖出了60万张电影票也并( bìng)没有让宁浩显得心满意( yì)足,相反他和刘德华留在( zài)直播间与董宇辉聊了一( yī)个半小时,主题是“沟通与( yǔ)理解”。
这显然不是一个单( dān)纯为了“卖票”的宣传活动( dòng),宁浩想要讨论的“理解”,既( jì)是影片中身为巨星的刘( liú)伟驰与观众和电影圈之( zhī)间的核心矛盾,也是宁浩( hào)自己试图与中国电影达( dá)成的和解。

用300万拍出了《疯( fēng)狂的石头》,宁浩曾经是、现( xiàn)在依然是最知道观众想( xiǎng)看什么电影的导演,但是( shì)已经五年没有拍新片的( de)宁浩在《红毯先生》里展现( xiàn)出更强烈的淡出之意:这( zhè)并不是一部属于市场的( de)电影,甚至不是一部期待( dài)观众的电影。
宁浩自己也( yě)说,“我们不缺很热闹的片( piàn)子,我自己也烦了。想拍两( liǎng)个冷静点的。”这种冷静,正( zhèng)是《红毯先生》那些与其说( shuō)是喜剧、不如说是无奈调( diào)侃的“拧巴”,这部电影既“不( bù)能”说网暴刘伟驰的粉丝( sī)有错,也“不愿”承认刘伟驰( chí)有错。

观众不理解明星,资( zī)本也不理解电影。这或许( xǔ)是宁浩感受最深的绝境( jìng),《红毯先生》正是对这种绝( jué)境的回应。
但如果换一个( gè)标签,我们或许会看到在( zài)远离导演身份之外,身为( wèi)监制的宁浩在没有新作( zuò)的五年间,以“坏猴子影业( yè)”为平台,推出了《受益人》《热( rè)带往事》《奇迹·笨小孩》《孤注( zhù)一掷》等作品。

转身后的宁( níng)浩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 lái)谈论电影,这或许就是他( tā)想要进行的“沟通和理解( jiě)”,但是相比起宁浩有底气( qì)从导演转向监制,同样在( zài)今年遭遇票房滑铁卢的( de)徐峥就很难一样淡然处( chù)之了。

在某种意义上,徐峥( zhēng)和宁浩有一些相似性,同( tóng)样都以一个作品系列被( bèi)大量观众接受,也都迅速( sù)成为票房的保证,甚至都( dōu)长期合作过黄渤。
但是《逆( nì)行人生》的票房失利与《红( hóng)毯先生》显然根本不是一( yī)个等级,至少对于徐峥来( lái)说,对于这部新作是充满( mǎn)信心和期待的。
平心而论( lùn),《逆行人生》远比此前的“囧( jiǒng)”字系列更有社会深度和( hé)人文关怀,徐峥也敏锐地( dì)捕捉到了在当下时代里( lǐ)普通人生活的现状和焦( jiāo)虑。

但是这并不足以让影( yǐng)片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可( kě)/《逆行人生》还未上映,就迎( yíng)来了大量质疑,“中产扮演( yǎn)底层”的争议在观众与徐( xú)峥之间划下了难以逾越( yuè)的鸿沟,在上映之前就几( jǐ)乎已经为影片盖棺论定( dìng)。
这样的偏见看似无理,却( què)也情有可原。“中产阶级危( wēi)机”,是徐峥在过去作品中( zhōng)最擅长也最成功的舒适( shì)圈,且不说从《泰囧》《港囧》到( dào)《囧妈》这个系列整体都建( jiàn)立在“出境旅行”这个前提( tí)之下,就已经超越了大部( bù)分普通人的日常,更何况( kuàng)影片中,主角所面临的事( shì)业危机、家庭危机和情感( gǎn)危机,也完全都是属于中( zhōng)产的叙事。

《逆行人生》是一( yī)个改变,但是这远远不够( gòu),尤其在经历了这特殊的( de)三年之后,徐峥在影片里( lǐ)努力俯身屈就底层生活( huó),在本质上依然与“泰囧”系( xì)列别无二致:在体验完人( rén)生低谷的失意之后,主人( rén)公又找回了从前的生活( huó)。
只不过,从前是找回物质( zhì)上的中产生活,现如今是( shì)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和( hé)解”,换了一个方向,却依然( rán)难以回避那个最尖锐的( de)矛盾:既然外卖骑手在摔( shuāi)倒之后都还要“微笑打卡( kǎ)”,那为何接下来影片没有( yǒu)去追问这个冰冷的系统( tǒng),而选择逃避到温情的安( ān)慰中去?

当然,这不是徐峥( zhēng)的问题,但是《逆行人生》甚( shèn)至没有像《年会不能停!》一( yī)样,用一场宣泄的戏份对( duì)这个系统发起哪怕是娱( yú)乐化的质问。只是简单地( dì)拿出了“未来会更好”的万( wàn)能药,对于如今的观众来( lái)说,当然远远不够。
徐峥的( de)碰壁,或许是所有中生代( dài)导演在面临疫情后的全( quán)新市场环境以及观众情( qíng)绪时巨大不适应的集中( zhōng)显现,而他与宁浩的不同( tóng)在于,“真乐道”不是“坏猴子( zi)”,它还不能成为徐峥的另( lìng)一张牌。

徐峥接下来的作( zuò)品可能是重回自己的中( zhōng)产喜剧舒适区——“囧”字系列( liè),观众还会不会买账,我们( men)不得而知。
陆川与徐浩峰( fēng):一种结局
要说2024年的国产( chǎn)电影“票房惨案”,或许有不( bù)少案例,但能称得上“口碑( bēi)惨案”的,可能只有《749局》。
这部( bù)当初号称“揭秘专门研究( jiū)超自然现象的神秘部门( mén)749局”的影片早在立项之初( chū)就吸引了大量关注,漫长( zhǎng)的制作周期,《阿凡达》特效( xiào)团队的加入,奇幻、冒险、动( dòng)作等抓眼要素的集结,以( yǐ)及有着王俊凯等人气演( yǎn)员的卡司,《749局》在国庆档上( shàng)映之前,始终保持着极高( gāo)的观众期待值。

正是在这( zhè)样的高预期之下,影片上( shàng)映之后的口碑崩盘也来( lái)得更为“惨烈”,评分一路下( xià)滑,让影片成为今年最令( lìng)人失望的电影新作。
其实( shí)站在年末盘点的角度回( huí)头再看,《749局》也并非完全一( yī)无是处,前期宣传的特效( xiào),虽然并没有达到足够惊( jīng)艳的效果,但至少算是达( dá)到了故事情节所需要的( de)最低程度,而围绕“749局”所建( jiàn)立起的世界观,即便生涩( sè),也依然有明晰的基本框( kuāng)架。

但是这些零碎的优点( diǎn),并没有办法扳回影片在( zài)情节处理和人物塑造上( shàng)的空洞感,无论是主角马( mǎ)山(这个角色致敬了陆川( chuān)的处女作《寻枪》中的角色( sè))的成长经历,还是整个749局( jú)对抗外星生物的热血情( qíng)感,都沦为铺张场面和生( shēng)硬桥段的陪衬。人物失去( qù)魅力,只剩下苍白的空壳( ké)。

对于陆川而言,这才是最( zuì)令人疑惑的失败。从《寻枪( qiāng)》《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陆( lù)川此前的优秀作品无一( yī)不是写出了在极端境遇( yù)下的人性的复杂,但从《九( jiǔ)层妖塔》到《749局》,这种对于角( jiǎo)色本身的理解,又完全淹( yān)没于华而不实的视觉效( xiào)果当中。
对于陆川来说,电( diàn)影工业化带来的特效大( dà)片似乎并没有成为提升( shēng)作品品质的药,反而成了( le)丧失风格的毒。

陆川当然( rán)是有审美的,但是这种审( shěn)美的循序发展毫无疑问( wèn)落后于这个瞬息万变的( de)时代本身,和徐峥一样,试( shì)图用从前的方法来解题( tí)的陆川,在当下的电影市( shì)场上只会得到错误的答( dá)案。
这种审美风格与观众( zhòng)期待的巨大落差并非一( yī)定是坏事,但确实是相当( dāng)容易陷入困境的冒险。
类( lèi)似的例子,来自徐浩峰的( de)《门前宝地》。在影片上映之( zhī)前,即使你能意识到这部( bù)影片不太可能成为市场( chǎng)宠儿,但是也绝想不到它( tā)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了今( jīn)年电影圈最出圈的“玩梗( gěng)”源头。

徐浩峰从来就不是( shì)会被所有观众接受的导( dǎo)演,在小众圈子里备受好( hǎo)评,并不一定能带来商业( yè)上的成功,这一点他自己( jǐ)也心知肚明。
电影《师父》依( yī)靠知名演员廖凡和宋佳( jiā)的出演,最终拿到了超过( guò)5000万的票房。而他2011年的旧作( zuò)《箭士柳白猿》,即使趁着《师( shī)父》的热度在2016年登上大银( yín)幕,也依然只有500多万的成( chéng)绩。

市场“买账”的是演员而( ér)并非影片风格,对于更适( shì)合“圈地自萌”的徐浩峰作( zuò)品来说,这样的现状也算( suàn)不上困扰。只不过,在意外( wài)出圈被网络玩梗裹挟之( zhī)后,关于《门前宝地》的讨论( lùn)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

市( shì)场不讲情怀,“最大的受众( zhòng)”和“最完整的个人表达”本( běn)来就是不可兼得的两极( jí)。徐浩峰或许只是无意卷( juǎn)入网络的狂欢,但对于更( gèng)多导演来说,这个选择依( yī)然尖锐。
乌尔善的尴尬
前( qián)述几位导演的新作在今( jīn)年“花式扑街”,或许还能找( zhǎo)到共同的外因,他们都是( shì)时隔多年再次推出新片( piàn):宁浩4年后才出新作,徐峥( zhēng)也是4年,陆川8年,徐浩峰8年( nián)。
在这段时间里,观众和创( chuàng)作者都经历了特殊三年( nián)的巨大变化,也许我们还( hái)能将创作与市场的落差( chà),部分归因于“不适应”。

但是( shì)《异人之下》的票房和口碑( bēi)失败则显然是有其他的( de)理由,毕竟乌尔善在去年( nián)才刚拿出了“打开中国奇( qí)幻电影大门”的《封神第一( yī)部》。
《异人之下》有同名剧集( jí)的良好口碑,有国产奇幻( huàn)的类型热度,有人气演员( yuán)和《封神》导演坐镇,最终仅( jǐn)仅收获1.18亿票房。虽然作为( wèi)系列影片现在就下定论( lùn)还为时过早,但这个IP的表( biǎo)现不如预期,也为续作的( de)前途蒙上了阴影。

《封神》,可( kě)以;《异人之下》,不行。这其中( zhōng)的原因,可能不是乌尔善( shàn)所能左右和掌控的,事实( shí)上,乌尔善面临的困境,正( zhèng)如多年之前他的“恩师”陈( chén)国富所面临的困境一样( yàng)。
2010年,陈国富践行自己制作( zuò)国产工业大片的理念,自( zì)己监制,由好友徐克导演( yǎn)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开( kāi)启了中式奇幻的探索道( dào)路。

《狄仁杰》三部曲、《太极》系( xì)列,以及被陈国富选中而( ér)成为导演的乌尔善执导( dǎo)的《画皮2》和《寻龙诀》,成为当( dāng)年最炙手可热的商业大( dà)作。
这场奇幻风潮的偃旗( qí)息鼓来得相当突然,2017年的( de)《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将( jiāng)奇幻元素带进了当代都( dōu)市,试图打开奇幻类型的( de)新维度,但是不到3亿的票( piào)房证明了这次尝试的失( shī)败。

巧合的是,当年被陈国( guó)富提拔为导演的乌尔善( shàn),如今正重复着陈国富当( dāng)年类似的道路,也遭遇着( zhe)类似的困境:古装奇幻类( lèi)型,可以;当代背景,不行。传( chuán)统文化的古典故事中的( de)奇幻元素能被接纳和理( lǐ)解为经典文化的一部分( fēn),但是在现代都市中的奇( qí)幻则显得无比“中二”和“幼( yòu)稚”。

这究竟是类型本身的( de)制约,还是市场欣赏习惯( guàn)的差异?这个问题对于中( zhōng)国奇幻类型和乌尔善来( lái)说,极难,也极重要。
中年困( kùn)境还是创作瓶颈?
其实回( huí)看2024年的华语电影,中坚一( yī)代导演的集体“踩空”还有( yǒu)更多案例,高群书的《三叉( chā)戟》、陈思诚的《解密》,以及丁( dīng)晟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 jué)不了的事》,也都没有触达( dá)他们鼎盛时期的成绩单( dān)。

当然,我们并不能用票房( fáng)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比( bǐ)如管虎的《狗阵》和贾樟柯( kē)的《风流一代》,本身都并不( bù)是有票房期待的作品,但( dàn)是对于这批正处在40-50岁年( nián)纪之间的导演来说,他们( men)正处在创作能力最完整( zhěng)和纯熟的时代,在此期间( jiān)的任何一次与市场和观( guān)众脱节,都将是巨大的失( shī)误。

时间回到2012年,当年的上( shàng)海电影节举行了名为“当( dāng)新浪潮遭遇航空母舰:华( huá)语片的救赎之道”的电影( yǐng)论坛,参会者包括当时“第( dì)六代导演”中的大多数人( rén)。
而那次的论坛核心议题( tí)是,在中美电影新政之后( hòu),国产电影如何面对好莱( lái)坞的冲击。当时作为电影( yǐng)界新生力量的导演们齐( qí)聚一堂,反思创作、总结经( jīng)验、期待未来。

12年后的今天( tiān),“好莱坞的入侵”已经不再( zài)是一个让中国电影感到( dào)威胁的存在,当年的年轻( qīng)导演们也成长为国产电( diàn)影的中坚力量,但他们面( miàn)临着更新的困境和挑战( zhàn)。
流媒体、短视频、AI技术、虚拟( nǐ)现实,这个时代有太多更( gèng)强更凶猛的“航空母舰”在( zài)挑战着电影作为一种娱( yú)乐方式的地位。
中坚一代( dài)导演如何在自己的创造( zào)、提拔新人的同时应对这( zhè)种时代的剧变,或许才是( shì)最重要的问题。
这是一个( gè)性别问题吗
我们在上面( miàn)聊“2024年中国电影”的时候,绕( rào)过了一个不能忽视的话( huà)题:贾玲与她的《热辣滚烫( tàng)》。
我们列举中坚一代导演( yǎn)在今年的受挫的时候,也( yě)绕过了一个显而易见的( de)问题:他们都是男性导演( yǎn)。

这其中当然有一个统计( jì)学问题,在男性比例远高( gāo)于女性的导演行业,我们( men)无法就此得出结论:中坚( jiān)一代导演的困境,就是男( nán)性导演的困境。
但是女性( xìng)导演的发声获得了更多( duō)更响的回应,确实是不争( zhēng)的现实。《热辣滚烫》在春节( jié)档上映,最终收获近35亿的( de)票房,虽然不及前作《你好( hǎo),李焕英》的54亿,但也稳坐年( nián)度票房榜冠军。而这,才是( shì)贾玲的第二部导演作品( pǐn)。

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上( shàng)映前媒体预测票房不会( huì)超过《爱情神话》,而如今半( bàn)个月过去,影片票房已经( jīng)远超前作,最终预测票房( fáng)已经超过6亿。而这,也是邵( shào)艺辉的第二部导演作品( pǐn)。

五一档的《末路狂花钱》,大( dà)概是今年最意外的黑马( mǎ)作品,最终票房7.8亿,是《749局》的( de)两倍。影片的导演是第一( yī)次执导电影的乌日娜,她( tā)此前的导演作品是竖屏( píng)微网剧《生活对我下手了( le)》。
除此之外,还有殷若昕的( de)《野孩子》,尹丽川《出走的决( jué)心》,以及张裕笛的《倒仓》,在( zài)口碑上和票房上带来的( de)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 yǐ),这是一个性别问题吗?在( zài)女性意识和女性表达被( bèi)强调和重视的今天,我们( men)会迎来女性导演的更多( duō)亮相,而淘汰那些不再适( shì)应当代的男性化视角和( hé)表达吗?在这一代的中坚( jiān)力量之后,我们会看到下( xià)一代的接棒人中出现更( gèng)多的女性身影吗?
此时此( cǐ)刻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有( yǒu)中国电影自己才能给出( chū)最后的答案。
作者 | 鬼脚七( qī)